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> 其他类型 > 职场小白的契约逆袭 > 第105章 第105章 演讲台上的真相风暴

第105章 第105章 演讲台上的真相风暴(1 / 1)

后台挂钟的分针刚扫过九,我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得发烫。

是邹逸的消息:“讲稿第三页‘客户画像模型’,你原稿用的是‘用户行为聚类分析’。”

我手指猛地蜷起来。

三天前熬夜改到凌晨的讲稿,每个术语都像刻在视网膜上——确实,“用户行为聚类分析”是我反复和市场部确认过的专业表述,可此刻手里的纸质稿第三页,明晃晃印着“客户画像模型”。

“范主管?还有三分钟上场。”工作人员的声音从门外飘进来。

我攥紧讲稿的手背上青筋直跳。

张悦昨天借“帮我校对”拿走过电子稿,原来不是“帮”,是“改”。

后台的空调风突然变得刺骨。

我迅速翻到第五页,“季度营收预测公式”果然也被换成了过时的版本——这些错误要是念出去,孙教授作为行业专家,能当场指出我“专业素养不过关”。

喉间泛起熟悉的刺痛,是契约能力启动前的预警。

我闭了闭眼,那些被替换的段落像被打上红色标记的代码,在脑海里逐条浮现。

“把可疑段落全删了。”我对着镜子扯出个笑,指甲掐进掌心让自己保持清醒,“即兴开场,先打情感牌。”

当礼仪小姐的手势落在我肩头时,我听见自己的心跳盖过了主持人的报幕声。

“各位领导,各位同事。”我站在聚光灯下,看着第一排林董事长微垂的眼尾,突然把讲稿翻到空白页,“今天站在这里,我不想谈那些漂亮的模型和公式。”

台下传来零星的私语。李主任扶了扶眼镜,身子往前倾了倾。

“有时候,真正的考验不是来自对手,而是来自内心的坚持。”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共鸣箱里荡开,“三个月前我跟着市场部跑社区调研,有位奶奶拉着我的手说,‘小范啊,你们设计的APP要是能大点儿字,我这老花眼也能自己交水电费了’。”

前排传来轻笑声,孙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,嘴角有了弧度。

林董事长的指尖在膝盖上敲了敲——这是他听进去的信号。

我乘胜追击:“那些被我们用‘客户画像模型’归类成‘低活跃度用户’的老人,其实只是需要多一点温度。”

掌声像滚地雷似的炸开。

张悦坐在第三排最左边,我余光瞥见她捏着矿泉水瓶的指节发白。

可就在我要说到“优化方案”时,头顶的大屏幕突然“滋啦”一声黑屏。

“设备组!”主持人的声音带着颤。

但下一秒,画面闪了闪,跳出段模糊的视频——是上个月战略会上,我站在投影仪前,指着“线下门店收缩计划”的PPT说:“这个方案忽略了三线城市的消费惯性。”

场下炸开锅。

“这不是范主管吗?”

“她居然公开质疑公司战略?”

林董事长的眉峰拧成了结,原本搭在膝头的手慢慢攥成拳。

张悦的矿泉水瓶“咔”地裂开条缝,冰水顺着指缝滴在地毯上,她却像没知觉似的,嘴角勾起半寸。

我的太阳穴突突跳着。

这段视频剪得妙啊——前三十秒我在说“数据显示三线城市客单价环比上涨8%”被截了,后十分钟王总拍板“按原计划执行”也没了,只剩我“质疑”的片段。

可契约带来的记忆洪水正漫过头顶。

我望着台下此起彼伏的交头接耳,突然笑了。

“各位,这段视频……”我按住微微发颤的话筒,看着张悦猛地绷直的后背,“缺少了前因后果。”我望着张悦骤然煞白的脸,喉间的刺痛已经蔓延到后颈——契约能力在疯狂翻涌,我得抓住这最后的清醒。

“技术组王哥,麻烦把我存在备用设备里的完整版录像调出来。”我转身看向第一排的设备席,故意提高音量,“上周战略会全程录像我提前备份了,存在会议室B的投影仪云端。”

王哥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,大屏幕闪了两下,熟悉的画面跳出来:镜头里我站在投影仪前,面前是三线城市消费数据的柱状图,“各位,虽然总部倾向收缩线下,但三线城市客单价环比上涨8%,这说明当地用户对实体服务仍有强依赖。”画面切到王总摸着下巴点头,“小范的补充数据很关键,线下门店调整方案再延后两周,市场部重新核算。”

场下抽气声此起彼伏。

张悦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,她攥着湿透的纸巾,指节泛着青白。

林董事长原本紧绷的下颌松了松,目光扫过张悦时,像淬了层冰。

“这段视频少了数据支撑,少了领导的决策过程,只留下‘质疑’两个字。”我按住话筒,盯着张悦发红的眼尾,“就像有人改了我的讲稿术语,换了过时的公式——”我举起手里的纸质稿晃了晃,“但改得了文字,改不了事实。”

孙教授突然放下茶杯。

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,布满皱纹的手率先拍响,“小姑娘说得对,断章取义最要不得。”他的掌声像颗投入深潭的石子,先是前排几个部门主管跟着拍,接着是后排普通员工,最后连林董事长都屈指敲了敲桌面——那是比掌声更金贵的认可。

张悦猛地站起来,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。

她抓起手包往后台冲,经过我身边时,香奈儿香水混着冷汗的酸气扑过来,“你……你早有准备!”

“因为我相信公平竞争不需要阴谋。”我对着她的背影说完这句话,转头看向观众席,“各位领导,我今天站在这里,不是要证明我多会抓对手的破绽。”我从西装内袋摸出个银色U盘,“而是想告诉大家,我准备了三个月的‘适老化服务升级方案’,包含二十三个社区的老人需求调研报告,六家试点门店的改造数据——”我把U盘递给礼仪小姐,“这些都在这个盘里,随时接受检验。”

会场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。

林董事长伸手接过U盘,拇指摩挲着盘身的logo,“小范,你刚才说的‘多一点温度’,具体怎么落地?”

我突然想起今早邹逸给我发的最后一条消息:“真正的说服力,是让他们看见你眼里的光。”

“第一,所有服务界面字体放大至18号,设置语音引导;第二,每个门店设‘银发顾问’,培训基础老年心理学;第三——”我望着台下渐渐直起的腰板,“每个季度最后一个周六设‘长辈开放日’,让子女陪父母体验服务。”

孙教授突然插话:“第三条好,能增强用户粘性。”他转向林董事长,“这方案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模型实在。”

掌声像浪潮般涌来。

李主任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演讲台侧边,他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少见,“小范,你赢了。”他声音轻得只有我能听见,“刚才张悦改讲稿的事,我让人查了她的电脑记录——果然有她昨晚十点的修改痕迹。”

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观众席角落。

邹逸靠在玻璃幕墙上,黑衬衫领口松着两颗纽扣,还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,可他冲我微微点头时,眼尾的弧度比平时弯了些。

主持人举着提示牌过来时,我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。

走下台阶时,林董事长突然喊住我:“小范,下周一来我办公室,谈谈中层管理的具体职责。”

后台的门在身后关上,暖黄的壁灯突然变得刺眼。

我扶着化妆台喘气,镜子里的自己脸色发白,太阳穴突突跳着——是契约能力过度使用的后遗症要来了。

“范主管?”工作人员捧着我的外套走进来,“您的手机一直在震,邹先生发了三条消息。”

我摸出手机,屏幕亮起的瞬间,眼前突然闪过一片金星。

最后一条消息还没看清,后颈像被重锤砸中,我踉跄着扶住桌角,指尖无意识地抠进木纹里。

“范主管?”工作人员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远。

我望着镜中逐渐模糊的自己,听见心跳声在耳膜上擂鼓。

这次的头痛比以往更剧烈,像有人拿着钻头在颅腔里搅动。

可我扯出个笑——没关系的,至少这一次,我赢了。

(后台挂钟的分针划过十二,我的手机在掌心烫得发疼。)

最新小说: 我!就是天家 各里三争 与鬼魂为伴 我每日的感悟 红蝶缘 我的鞋子闺蜜 霸总的平淡生活 有一个人暗恋我十年 朱曲柳 请校准心跳偏差